下頜前移口腔矯治器vs CPAP呼吸機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它們的短期健康結果是否同樣有效?
問題:在短期內(一個月的健康結果),使用下頜前移口腔矯治器(MAD)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的健康結果與持續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呼吸機)能否近似?
設計:隨機、開放實驗、交叉、非劣效性試驗;已在https://www.anzctr.org.au(ACTRN 12607000289415)注冊的臨床試驗。
分配:將患者隨機分配至治療適應組和治療組,從而針對口腔矯治器(M)和CPAP呼吸機(C)產生4個隨機序列:MCMC,MCCM,CMMC和CMCM。每個序列是由計算機程序使用隨機排列的塊生成的。每種治療的適應期通常在4-6周之間。治療期各為1個月。
盲法:研究人員和參與者沒有盲法研究目標的分配。
隨訪期:1個月。
地點:這項研究是在澳大利亞悉尼的三個睡眠中心進行的。
研究對象:126名成人,平均年齡49.5歲,男性81%,平均AHI 25.6事件/小時。入選標準:新診斷為OSA,AHI> 10事件/小時,年齡≥20歲,≥2種OSA癥狀(打鼾、睡眠不足、呼吸暫停或白天嗜睡)且愿意使用兩種療法的患者。排除標準:以前做過OSA治療或需要立即治療、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并存其他睡眠障礙、常規使用鎮靜劑或麻醉劑、有肺部或精神疾病、以及有任何口腔矯治器的禁忌癥(例如牙周病或牙列不足) 。
干預:將符合資格標準的患者隨機分為4-6周的適應CPAP呼吸機和口腔矯治器組。然后為期2周的清洗期,之后最初分配給CPAP呼吸機或口腔矯治器治療,然后進行交叉。在每種設備適應4-6周的每一周中,要求所有患者在每晚都能忍受的情況下使用他們的設備。
結果:主要結果是通過24小時動態血壓(BP)監測確定的CPAP呼吸機和口腔矯治器在24小時平均動脈壓(24MAP)之間的差異。次要結果指標是使用睡眠問卷功能結果(FOSQ),Short Form-36(SF-36),Epworth困倦評分(ESS)進行的中央BP和動脈僵硬度測量,神經行為功能和生活質量(QOL) ,以及AusEd駕駛模擬器。每日日記還用于監測治療副作用并確定主觀依從性。
使用先驗確定的1.6 mmHg的非劣效性余量,假設90%的功效以及90%的治療手段之間的真實差異,計算出樣本量,以顯示在治療1個月后口腔矯治器相對于24MAP中CPAP呼吸機的劣性為零。通過使用配對t檢驗比較24MAP中口腔矯治器-CPAP呼吸機差異的95%置信區間的上限與先驗非劣效性余量,來檢驗主要假設。
患者隨訪:隨機分組后退出的患者18例(14%),完成研究的患者108例(86%)。 2名患者因治療不耐受而退出治療(1名CPAP呼吸機以及1名CPAP呼吸機和口腔矯治器)。分析僅限于完成試驗的108名受試者,無論其指定治療的依從性如何。
主要結果:在主要結果方面,兩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 口腔矯治器不亞于CPAP呼吸機,CPAP呼吸機-口腔矯治器 24MAP差異為0.2 mmHg(95%置信區間,-0.7至1.1 mmHg)。但是,在治療1個月后,最終沒有一種方法能使整個組的BP均降低。在基線高血壓患者亞組(n = 45)中,治療相關的24MAP改善持續穩定(pAP <0.05)分別為2.5 mmHg(CPAP呼吸機)和2.2 mmHg(口腔矯治器),兩種治療均無效果。兩組之間的次要結果指標沒有差異,除了口腔矯治器在改善八個SF-36普通QOL域中的四個方面和在總體心理成分評分方面均優于CPAP呼吸機(p <0.05)。與口腔矯治器相比,CPAP呼吸機的夜間依從性的主觀報告要少(平均依從性5.2±2.0 vs.6.5±1.3 h / night,p <0.0001)。治療偏愛結果顯示55例患者(51%)會首選口腔矯治器,25例(23%)會首選CPAP呼吸機,還有23人(21%)可把兩者均列為首選,而把兩者都不想作為首選的有5例(4.6%)。
結論:在患有中度至重度OSA的成年人中,短期(一個月)使用可調式口腔矯治器對24小時平均門診血壓,日間嗜睡,特定疾病和一般生活質量的影響不遜于CPAP呼吸機。
(葉妮摘自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Vol. 9, No. 9, 2013,97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