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臨床樣本中,固定壓力呼吸機優于自動調壓呼吸機:更好的依從性和更少的嗜睡-醒覺無力和疲勞(0529)
介紹
本研究的目的是測試在未挑選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臨床樣本中,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固定壓力呼吸機)是否比自動滴定氣道正壓通氣(APAP,自動調壓呼吸機)更好。
方法
患者根據固定壓力呼吸機滴定多導睡眠圖(PSG)或自動調壓呼吸機開始使用睡眠呼吸機。將不耐受自動調壓呼吸機或對自動調壓呼吸機無反應的患者改用固定壓力呼吸機,改用之前同樣進行呼吸機滴定多導睡眠圖。分析了2015-16年開具睡眠呼吸機處方的患者數據。比較了從自動調壓呼吸機轉換為固定壓力呼吸機患者的嗜睡(嗜睡-醒覺無力和疲勞測試WIFT)和睡眠呼吸機的依從性(使用4小時以上天數的百分比以及使用使用超過4小時的天數是否超過總使用天數的70%)。最初開始使用自動調壓呼吸機的患者與最初開始使用固定壓力呼吸機的患者相似。
結果
從自動調壓呼吸機轉換為固定壓力呼吸機總共143例患者,他們的SWIFT得分(6.3 vs. 7.6,p <0.001)和依從性(79.9%vs. 74.5%,p = 0.003)有改善,依從性更高(84.6%vs. 69.9%,p = 0.005)。 Epworth嗜睡量表(ESS)也得到了改善。轉換之前,這143位患者的SWIFT高于那些沒有轉換呼吸機、繼續使用自動調壓呼吸機的患者,他們在呼吸機依從性方面無差異。與213例開始使用自動調壓呼吸機的患者相比,296例最初開始使用固定壓力呼吸機患者的SWIFT差異無統計學意義(6.6 vs 7.3,p = 0.158),但依從性較高(80.8%vs. 74.7%,p = 0.009),以及更好的進行依從性(85.8 %對73.2%,p = 0.001)。
結論
與自動調壓呼吸機相比,使用固定壓力呼吸機患者有更好的結果(從嗜睡和依從性比較)。在其他文獻中,有證據表明,自動調壓呼吸機在改善血壓、心率變異性、氧飽和度指數和胰島素抵抗方面均不如固定壓力呼吸機,并且可能引起更多的交感神經過度活躍,這應引起我們對自動調壓呼吸機作用的重新審視。如果首先使用自動調壓呼吸機,而耐受性差或臨床反應不足,則應考慮基于固定壓力呼吸機滴定多導睡眠圖研究后轉向使用固定壓力呼吸機。
(葉妮摘自 Sleep, Volume 42, Issue Supplement_1, April 2019, Pages A211–A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