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CPAP呼吸機治療的殘留嗜睡(0512)
介紹
很少有大型研究評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呼吸機)治療與殘留嗜睡有關的因素。
方法
我們在呼吸暫停正壓長期療效研究(APPLES)隊列中,對OSA患者進行6個月CPAP呼吸機治療后,根據ESS評分> 10這個標準,評估了嗜睡的決定因素。我們還評估了對CPAP呼吸機依從性良好(> 4小時/晚)的參與者中殘留嗜睡的預測指標。
結果
基線時,在1105名APPLES研究參與者中,有49.1%的人有嗜睡感。與假呼吸機組相比,CPAP呼吸機組的隨機分組與6個月時的嗜睡幾率較低相關(OR = 0.62,P = 0.04)。經過6個月的CPAP呼吸機治療后,CPAP呼吸機組的394名參與者中仍然有88名(22.3%)的ESS> 10。在線性回歸模型中,較低的CPAP呼吸機使用時間和較高的基線ESS得分與較高的6個月ESS得分獨立相關。 Logistic回歸模型顯示,每晚使用CPAP呼吸機> 4小時的人有較低的殘留嗜睡幾率(OR = 0.42,P = 0.001),基線時有嗜睡的人殘留嗜睡幾率較高(OR = 5.1,P <0.001)。女性殘留嗜睡的幾率低于男性(OR = 0.58,P = 0.049),慢性疼痛的存在與較高的殘留嗜睡幾率相關(OR = 2.3,P = 0.008),抑郁的存在與殘留嗜睡幾率增加的趨勢相關(OR = 1.8,P = 0.059)。
在每晚使用CPAP呼吸機> 4小時的患者中,ESS> 10的患病率為18.1%(48/265)。盡管他們的CPAP呼吸機治療符合依從性標準,但基線時有嗜睡(ESS> 10)的患者在6個月時仍具有明顯更高的嗜睡幾率(OR 8.2,P <0.001)。在這些患者中,在6個月的睡眠研究中沒有其他變量如年齡、BMI、AHI以及抑郁、慢性疼痛或GERD的存在與嗜睡幾率的顯著增加或降低相關。
結論
經過6個月的CPAP呼吸機治療后,每晚平均CPAP呼吸機降低和基線出現嗜睡是殘留嗜睡的主要決定因素。基線時昏昏欲睡的患者有較高的殘留嗜睡風險,他們的殘留嗜睡與CPAP呼吸機依從性無關,應密切隨訪。
(葉妮摘自 Sleep, Volume 40, Issue suppl_1, 28 April 2017, Pages A190–A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