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異態睡眠三聯癥:REM睡眠行為障礙、噩夢和夢游(1120)
時間:2021-01-11 作者:北京思力普睡眠研究所 【原創】
介紹
非帕金森病患者因米氮平治療導致REM行為異常、惡夢和夢游的病例。(米氮平,主要用來治療抑郁癥。米氮平也經常被用作抗焦慮藥、安眠藥、止吐藥和食欲促進劑。-編者注)
病例報告
一位67歲的越戰退伍軍人,因主要治療抑郁癥(MDD)和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而發現患有輕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AHI 13.9)。由于戴著面罩發生幽閉恐懼而對autoPAP(自動調壓呼吸機)治療的依從性較差,且經常扮演夢境行為。該患者報告其夜間破壞行為與米氮平的服用存在時間關系。米氮平的劑量最近已增加至45mg,這與患者的睡眠障礙、REM睡眠行為障礙和噩夢有關。此外,失眠加重與每天兩次使用安非他酮SR有關。經與精神科醫師協商,我們建議每天早上服用一次安非他酮XL,此建議導致患者的失眠顯著而迅速改善,同時開始逐漸減少服用米氮平,最終目的是停藥。隨著米氮平劑量的減少,患者報告了夜間破壞行為的顯著減少,包括REM睡眠行為障礙的顯著改善以及噩夢和夢游行為的顯著減少。另外,低劑量的氯硝西泮被短暫啟動以預防戒斷癥狀,例如來自alpha-2拮抗劑逐漸減弱引起的反彈性焦慮和煩躁感,減少喚醒并改善CPAP呼吸機的依從性。
結論
用于治療情緒障礙的藥物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睡眠合并癥。識別哪些是可以治療情緒的適當藥物并在適當的時間進行治療,可以為患者帶來最大的益處,同時對患者的副作用也最小。
(葉妮摘自 Sleep, Volume 41, Issue suppl_1, April 2018, Page A415)